课程思政背景下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戏剧影视妆容》课程为例

(本文发表于《设计哲学》2024年第2期)

作者:赵妍婧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摘要: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校课程思政是将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在传授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作用。本文以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课程——《戏剧影视妆容》为例,分析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该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课程进行设计与实施,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中智育和德育的完美 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戏剧影视妆容;教学改革

 

引 言

随着我国戏剧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戏剧影视艺术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因此对影视传媒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熟练的技术,还要具备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职业素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未来服务于影视传媒领域的重要技术人才,因此,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传播文化价值、培养新时代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高素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 “戏剧影视妆容”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入的重要性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尤其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教书的同时育人也同等重要。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戏剧影视妆容”课程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紧密联系思政教育,将立德树人融入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升,更好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不能分割,才能有效改变高校对思政教育板块的欠缺。

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专业性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戏剧影视妆容”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融入,对正确价值观进行引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意识,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牢思想和素质基础,也为我国影视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戏剧影视妆容”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在当下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实施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教师们在教学中尝试融入思政元素,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 课程思政意识不强

大学课程思政教育主要体现在学校专门开设的思政课程中,艺术类教师因专业原因,对前沿的思政知识储备较少,所以导致认识不足,课程思政意识较薄弱。戏剧影视妆容课程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在授课中主要以实操教学为主,注重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课程中忽视了思政内容相关的融入。在课程设计时,更关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达成,而思政内容的融入零散且孤立。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思政教育的意识不足,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在课程教学中缺乏育人教育观。

  • 课程设计中思政元素挖掘较少

虽然有教师有意识的在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但由于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知识有限,挖掘出的思政元素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缺乏深度和广度,所以专业课程教师普遍存在对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不足。戏剧影视妆容课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思政内容挖掘较少,案例设计和实操环节与思政教育联系较少,尚未深入挖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些学校在此类课程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也仅停留在表面,思政内容多以说教为主,未能在课程设计中真正做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知该用哪些方式,在哪里融入思政元素,对思政元素的挖掘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如何挖掘戏剧影视妆容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显得非常重要。

  •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不足

课程中绝大部分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创新。通常以纯理论灌输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单向输出,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未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探索的兴趣。

(四)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缺失

在戏剧影视妆容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多注重最后学生的作品呈现效果,而对学生的实践过程缺乏了解。在授课期间,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缺乏;在课程考核中,也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养,也就难以发挥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合力,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戏剧影视妆容课程教学整体思路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把握好课堂这个教学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中,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保证思政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

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专业课老师思政课的培训和宣传,让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思政课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方法,自觉树立“课程思政”的观念,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更好的融合。

结合《戏剧影视妆容》课程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整体要求,不断改革创新课程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通过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模块,将思政教育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课程教学的引导作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并从多个层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更好的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行,培养优秀的影视行业高素质人才。

从戏剧影视作品中梳理出“主旋律电影”“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等作品,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向学生们传达爱国主义、法制意识、理想信念等思想,使学生在无形中得到熏陶和教育,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融合。课程内容中引入中国传统艺术化妆板块,如:戏曲妆容、唐妆等,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文化观的建立。通过不同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其思维与眼界,建立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方式上,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法相结合,丰富教学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让课程思政教育更好的融入其中。

四、戏剧影视妆容课程中 “课程思政”的实施

(一)协同育人的教学目标

《戏剧影视妆容》课程在教学目标设立上进行重构,增强思政教育目标。课程设计的思路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建设课程,提升生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础妆容、舞台妆容、影视妆容等不同形式的妆容风格,掌握戏剧影视化妆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标:能根据剧本设定,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特点,锻炼学生的实际化妆能力与角色的塑造能力;思政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们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及国情有基本了解,并渗透传统美学艺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自觉性,建立良好的人文素养,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同时通过从实际项目入手,协调合作,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意识,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牢思想和素质基础,为我国影视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课程内容中融入爱国教育

爱国是个人对祖国的热爱,爱国教育不仅仅是思想上的爱国,还包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等的热爱。为落实高校课程思政,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梳理,案例进行重新设计。在《戏剧影视妆容》课程中,通过优秀的电影电视作品、舞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案例分析,将爱国教育、正确思想认知等内容贯穿于课程当中。可以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元素、历史人物、影视和舞台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等元素,加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例如,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军人在极度严峻的情况下,凭借坚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浴血奋战扭转战场局势,赢得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通过对红色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妆容造型分析,将课程思政渗透其中,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根植理想信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民族自信。今年大火的舞台剧《只此青绿》也是非常优秀的案例典范。教师可以结合戏剧影视妆容课程特色,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就《只此青绿》的案例,来具体探讨其中人物造型的理念、元素、文化符号、美学艺术等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审美自信。

在妆容课程中,我国有非常多的优秀文化元素或者美学元素都可以融入进来。例如各朝代的服饰、妆容、传统文化符号等,都非常适合与戏剧影视妆容课程结合起来。通过优秀的古装人物角色引入课程,分析我国不同朝代的妆容元素、风格,不同年代的人物妆容特点,唐朝的面魇妆、宋朝的白妆等,都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感悟中,拓宽了思维和眼界,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对于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爱国情感、审美艺术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环节,设计不同妆容主题板块。学生们自主分析调研,创作战争题材红色革命形象、古装人物形象等不同主题妆容,通过整体妆造作品的实践学习,将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内化,实现“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

(三)多种教学方法并行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各个环节。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课堂引入网络课程:中国慕课、花瓣网、站酷网、哔哩哔哩等网络资源,供学生线上共享学习;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等线上学习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课下时间,实现课堂内外优势互补,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2、 任务驱动法:在老师每讲完一个板块内容后,会给学生们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们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进行自主或协作实践完成,锻炼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3、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作业。例如: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实际影视及舞台项目的人物角色妆容造型;在每个课程板块后,布置相关课程的调研任务,小组分工,各司其职,完成相应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潜移默化的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合。

4、项目教学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影视舞台项目交由学生自己负责,进行素材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并把握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及探究精神。

5、情境教学法:观看与专业内容相关的纪录片或“匠人”故事,学生从中获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文化自信、以及职业素养。

(四)强化思政内容的考核比重

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设置丰富多元的考核形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思政教育效果进行考核。在考核指标的设立方面注重多个层面内容,体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融合。通过随堂测试、项目合作、结课作品展示等,分别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实操能力、审美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估。评估中,加强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和成绩占比,注重过程评价,保证教学效果。

课程中分小组合作,完成剧本背景人物的分析、设计、展示,期末考核完成整体角色造型外,评价标准中还会考核作品中体现的人物精神内涵、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以及团队的协作情况等,对最后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平时考核包含考勤、课堂表现、课程作业、课后练习。课堂表现除课堂提问外,还体现在课堂中的德育元素,如:课堂表现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品质和素养,小组合作时工作的态度及责任感;课程作业是否规范,是否富有创新意识等方面。课程结束后,课程作品以照片和展板的形式进行展出,评价方式除教师评定外,要求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通过多种评选方式,选出大家心目中最好的几个作品,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实事求是、人人平等。

四、结语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戏剧影视妆容课程要结合自身专业与课程特点,以专业性、时代性、实践性为基本原则,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真正做到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教学全过程,激励学生成长成才。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戏剧影视化妆造型能力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使专业能力与育人能力共融,在无形中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 谭开会.化妆造型设计课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今日财富,2019(18):211-212.

[2] 孙兴华. 戏剧影视舞台美术设计化装专业服装设计课程思政的建设探究[J].文体艺术,2021(08):75-76.

[3] 李凤,许亭玉.“三全育人”视域下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03):45-47.

[4]白艳维.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23(02):72-75.

[5]王磊.课程思政背景下“版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2):73-75.

[6]王海红.思政背景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西部皮革,2023,45(17):62-64.

[7]王丹.课程思政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J].大众文艺,2022(23):163-165.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